阅读生活,聆听美好。大家好,欢迎收听封面夜读,我是今天的主播莫凡。今天,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是:《生活断舍离,从朋友圈开始》。
最近,闺蜜婷婷向我吐槽“我越来越不敢发朋友圈了”,我很诧异,要知道以往的婷婷在朋友圈非常的活跃,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她的动态,我问为什么呀?“还能为啥?被朋友圈的众多批评家说怕了呗!有时我买件新衣服拍照分享下,他们说我秀晒;下午茶去打个卡,说我人到中年装什么小清新;最可气的是,我发女儿的照片,有人暗戳戳的说我女儿丑,气得我索性就把朋友圈关了”。像婷婷这样,有意识地少发朋友圈,甚至关闭朋友圈的人,似乎越来越多,有的是像婷婷一样,受不了别人的指指点点,有的则是认为朋友圈里杂乱的信息让人心烦意乱。
朋友圈的好友,并不全是“好友”
前几年因为工作关系,我的微信好友最多的时候有4000多人,但事实上,他们是我的好友吗?也许我们只是因为某次工作关系共享一份文件而互加的好友,也许只是代购小姐姐,甚至只是想推销我办卡的美容店阿姨。我们只因为某次的交集留下了联系方式,半年,几年都没说过一句话,只能从朋友圈窥探对方的生活,这样的关系算是好友吗?
婷婷在朋友圈频繁发自己的状态,我不反感,反而很有兴趣了解,因为我们各自都在为生活奔波很难有时间相聚,朋友圈可以让我了解她的近况。而对于其他想要刷屏我朋友圈的“好友”,我就没那么有耐心了,我不关心他们的生活,不想了解他们的消息,要么就直接删除了,要么就是屏蔽了他的朋友圈。所以,你看,并不是婷婷发的内容有问题,而是那个看的人不对。朋友圈里的好友,可并不全是好友。
有人说“20岁你要广交朋友,30岁要净化朋友圈”,删除掉那些让你反感的人,留下那些能给你带来温暖的人吧,烦恼自然就少了很多。当你开始清理自己的社交媒体通讯录时,你会收获难以想象的轻松与愉悦。
生活断舍离,从朋友圈开始
每隔一段时间,我就会整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,将联系人进行分类,如公司同事、小学同学等等,这些标签可以帮助我更系统地筛选出应该删除或屏蔽的人。以前,我们的社交靠名片,现在,纸印名片不需要了,它都存在于朋友圈里。定期整理朋友圈里的通讯录,就相当于分门别类整理我们的名片盒,让你能够区分人脉是否有效,从而多关心“有效人脉“的工作和生活。当你需要的时候,它才能随时变成你的资源,准确地帮助你。
给好友分组,听起来是一个很冷血的事情,但是恰恰分出了界限感。比如我的美食,旅游,生活,我只分享给家人和朋友,这样他们了解了我的近况,而我也不会收到那些让我反感的评论。这一点,从朋友圈分组显示、朋友圈不可见、“仅展示三天朋友圈”,再到“一键删除不常联系的朋友”,腾讯在与时俱进方面的努力,可见一二。
古龙说过:有人生的地方就有江湖。在现在的江湖中生活,我们离不开社交,离不开朋友圈,我们要思考的,是如何使用它。当你的朋友圈带给你的都是戾气和负能量,那就请果断的舍弃,学会给朋友圈做减法。无论如何,请成为一个能够给别人养分的人,而不是成为对方消耗的人。
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份同理心,每次在发朋友圈前,三思而后行,想想这一条内容,会给你的朋友带来什么样的观感和意义,那么无效社交一定会减少很多,朋友圈也会单纯许多。愿你我都能在朋友圈里各自安好!
主播:莫凡
文章作者:樱桃菜丸子
来源:封面新闻特约作者
监制:王浩野 罗志强
美术设计:姚海涛
封面新闻听封音频工作室
该内容由网友贡献,若有异议,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。
评论0